乐玩号 | 手机版 |
左图:《黄帝内经》中提出“治未病”的观念,强调“上医治未病”。图为明万历年间《黄帝内经素问注》刻本。 (图片来源: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古籍平台) 右图:“医圣”张仲景画像。(资料图片)
图之于未萌,虑之于未有。上医,当消未起之患、治未病之疾,医之于无事之前。在疾患未起时就消除它,在疾患未成重症时就治愈它,在疾患到来之前就加以预防。抓前端、治未病,既体现了中国人未雨绸缪、防患于未然的智慧,也是找准病根、系统施治所必需。
张仲景通过病人的脸色就能预知他的病情
东汉名医张仲景,自幼勤奋好学,博览群书,尤其喜爱医学著作。一位年长的同乡对张仲景十分了解,评价他“用思精”“后将为良医”,意思是说张仲景善思好学,将来能成为一名好医生。张仲景回应说:“进则救世,退则救民,不能为良相,亦当为良医”。
长大后的张仲景医术超群,造福乡梓,被举孝廉。在出任长沙太守时,张仲景没有因为繁杂的政务而冲淡对医学的爱好和研究。相反,他身为地方长官,从更广泛的角度清楚地看到了疾病对百姓的危害。一有机会,他便深入民间,体察民情,留心各种疾病。
长年累月的训练,使张仲景的医术不断精进。慢慢地,他达到了“察断人病初起于微末”的程度。据西晋皇甫谧《针灸甲乙经》记载,张仲景见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,断定说他有病,让他含服“五石汤”来治疗。然而,当时王粲正值年轻气盛之时,嫌张仲景言辞不恭,认为他是在炫耀自己的医术,虽然接受了药方,却未认真吃药。四十岁左右,王粲果然出现了张仲景所说的症状,已经悔之晚矣。
“观色知病”,张仲景从病人的表象就能预知其以后的结果,可见其医术之高。而病人有病却盲目自信,讳疾忌医,不及时治疗,终于使病情恶化而身亡。
由此可见,预防“生病”,外力固然重要,但内因是关键,如果自身冥顽不化,就算有医者提醒,但若听不进逆耳忠言,喝不下苦口良药,仍会病入膏肓。
中医历来主张防大于治。两千多年前,《黄帝内经》中提出“上医治未病”,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治疗还没有发生的病,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。
张仲景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,写成了传世巨著《伤寒杂病论》,这是继《黄帝内经》之后,又一部十分有影响力的光辉医学典籍。它确立的“辨证论治”原则,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,是中医的灵魂所在。
要治病更要防病,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策略,最高明的医生是在人生病之前就预防。
《千金要方》中云:“消未起之患、治未病之疾,医之于无事之前。”意思是,在疾病未起时就消除它,在疾病未成重症时就治愈它,在疾病到来之前就加以预防。
名动天下的扁鹊为什么说自己医术不如默默无闻的兄长
《鹖冠子》中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神医扁鹊三兄弟治病的故事。魏文侯求教于扁鹊,询问他家兄弟三人中谁的医术最好。扁鹊回答说:“长兄最善,中兄次之,扁鹊最为下。”在扁鹊看来,大哥因治病于病情发作前,名气才无法传出去,能治未病正是大哥的医术高超之处。
高明或有远见的智者,往往是在疾病没有蔓延或症候的时候就能及早干预,防患于未然,提前做好防护,这样便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或蔓延。
古人说,良医者,常治无病之病,故无病;圣人者,常治无患之患,故无患。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,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。与其“亡羊补牢”,不如“未雨绸缪”。所以“防患于未然”才是真正最高明的。无论是治病救人还是治国安民,都应该向扁鹊的大哥看齐。
中医认为致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肌体内部的抵抗力下降。天地间有正气也有邪气,怕的是正气不足,邪气乘虚而入。因此,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”。一个人若能在思想上保持安闲清净、没有忧思杂念,正气、元气就能顺从而调和,精气和神气存留在体内,体内保持充沛的正气,疾病就无从发生。
清乾隆、嘉庆年间活跃于今甘肃一代的医生刘一明写过《叹求方者》一诗:“终朝病者不离门,尽是贪财酒色根。何若牵缠都脱卸?身心爽快少灾迍。”目睹大多数病人都因为贪财酒色而罹患疾病,医生不由得发此感叹。《醒心歌》一诗则更为犀利,直指病灶:“争名夺利入罟井,贪酒好色招虎狼……精神消耗诸病至,气力衰败一空囊……”见世人追名逐利而不顾养精守神,诗人清醒地警告世人能够多注重修为,从而远离疾病。
白居易在杭州任上造福百姓,颇有口碑,而当他卸任之时,却因带了两块天竺山石作纪念而深为自责,发出“此抵有千金,无乃伤清白”的悔意。常人看来不足挂齿的事,白居易却用放大镜来看,实为“治未病”的一个典范。
白居易没有仅仅满足于“独善”之心,更用“兼济”之志匡时济世,无论顺境逆境,他都将百姓忧乐记挂在心头。任杭州刺史时,见杭州有六口古井年久失修,便主持疏浚六井,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;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,因此修堤蓄积湖水,舒缓旱灾;任苏州刺史时,白居易为了便利水陆交通,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,河北修建道路,即“七里山塘”。
“治未病”已经成为修养之道
治未病体现的是一种忧患意识。《道德经》中讲:“圣人不病,以其病病。夫惟病病,是以不病。”第一个病是动词,患病;第二个病是动词,治病、防病;第三个是名词,病患。意思是说,圣人之所以不出毛病,是因为他把毛病当作病患,主动预防,积极治理。正因为他把毛病当作病患来治理,才能够没有毛病。这告诉我们,要时刻警惕、心有敬畏,保持忧患意识,把未病当作有病防。唯如此,才不至于在“寡人无疾”的错觉中,不知不觉病入膏肓。
在《新唐书》中,卢照邻问孙思邈养性之要,对方回答说:“天有盈虚,人有屯危,不自慎,不能济也。故养性必先知自慎也。慎以畏为本。”孙思邈传授的养性之道其实就是修身之道,就是要做到自慎,而自慎的精髓就是有敬畏之心。
《孔子家语》记载,孔子当年在洛邑访问,在后稷的祀庙里看到嘴巴被封了三层的金人,背后写有“焰焰不灭,炎炎若何;涓涓不壅,终为江河”等内容的铭文,就随口读了起来。孔子读完这段铭文回头对弟子们说,你们记住这些话!《诗》中说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如果这样立身行事,怎么会因为说话招来祸患呢?随后,孔子又向老子请教此问题,获益良多。小火苗不及时扑灭就能燃成熊熊大火,小水流不及时堵住就可成为滔滔大江,治未病就需要具有这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。
“备豫不虞,古之善教也。”万事提前做好防范,这是自古以来的好习惯。明初名人郑濂在族人郑泽、郑浩即将离开浦江赴应天府就职时,给他们喝下“苏叶、羌活、陈皮、苍术、苡米、黄芩”一帖中药,他的这个举动不仅是为了预防他们到了他乡水土不服,更是在告诉这些子弟,他们被选拔出去做官,并不是什么个人的荣耀,而是意味着新的责任。当时郑氏家族已是“九世聚居,食指三千”的“江南第一家”,颇为繁盛。郑濂要求族人对家人和乡亲不可趾高气扬,要对百姓尽心尽职,处理政事奉公守法。二位上任后,面对各种诱惑和考验,均保持清醒和清廉。
“智者,知也,独见前闻,不惑于事,见微知著也。”千百年来,凡具有忧患意识的先贤智者都具备见微知著的眼光与能力。主动防治“未病”的效果总是比治“已病”要好得多。要注重个人修为,增强忧患意识,提高自身免疫力,早发现早预防,常治“未病”之疾,使问题“未有形而除之”。(石顺江 王鹏 杨武喜)
来源: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